阳光躲猫猫,江边雾蒙蒙。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
今(11)日,重庆大部持续好天气。15时,各地气温普遍在10-15℃之间,石柱最暖和,为18.1℃,云阳17℃,沙坪坝13.8℃。
不过,这样的好天气即将结束。今日10时,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,预计11日至15日,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,气温将先后下降8~12℃。降温过后,17日早晨,最低气温0℃线将南压至云南东部至贵州南部、湖南南部、福建北部、浙江东部一线。
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,本轮冷空气强度较强,移速较慢,在其东移南下的过程中,还将与加强的暖湿气流相结合,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雨雪待机时间较长,影响范围覆盖超27省份,12日至15日将是雨雪的核心影响时段。
受这股冷空气影响,重庆也将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(雪)天气过程。重庆市气象台预计,今天夜间东北部高海拔地区有飘雪;后天中东部地区有雨水来袭,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。
专家提醒,临近春节假期,自驾返乡的市民需注意关注道路及天气实况,谨防路段结冰、起雾等情况。自驾如果遇见道路结冰或起雾,在行车时应要做到“四缓”,起步缓、转弯缓、制动缓、心态缓,最大限度保证行车安全。
今明两天受雾影响的主要路段有:G50沪渝高速渝北段,G65包茂高速巴南、南川、武隆段,G75包茂高速綦江段,G85银昆高速永川、荣昌段,G93成渝环线铜梁至潼南段。重庆范围内铁路线路受天气影响不大。
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。中央气象台官网截图
未来天气情况
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,重庆东部部分地区阴天有间断小雨,其余地区阴天间多云,气温3~17℃。中心城区阴天间多云,气温10~15℃。
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,重庆中东部地区阴天有间断小雨,海拔1000 米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,其余地区阴天,气温2~15℃。中心城区阴天,气温9~14℃。
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,重庆大部地区阴天有间断小雨,海拔800米以上地区有小到中雪,山口河谷地区有4-6级阵风,气温-4~11℃。中心城区阴天有间断小雨,气温5~11℃。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(梁浩楠)
国是访问|全球都在通胀,明年中国能稳住物价吗?******
文/刘文文
今年以来,全球通胀高企,美欧等主要经济体CPI涨幅明显。在此形势下,中国物价水平备受关注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,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。
当前中国稳物价的成绩如何?较其他经济体有何差别?目前影响中国物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?如何预防这些因素的潜在性冲击?
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、研究员郭丽岩,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。
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中国稳物价成效显著
国是直通车:当前,全球性通胀越发严峻,尤其发达经济体通胀粘性特征愈发明显。在您看来,当前国内外物价运行水平有何不同?与国外相比,中国稳物价的成绩如何?
郭丽岩:在美欧等经济体通胀“高烧不退”的背景下,中国持续稳定物价运行的努力与成效令全球瞩目。1-11月份,中国CPI同比上涨2%,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,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一直在1%左右的相对低位。
中国能够维持相对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,在当前是十分难得的宏观经济治理绩效,这与美欧等经济体陷入高通胀甚至是恶性通胀形成鲜明对比。
今年以来,美欧等经济体的CPI连创40年来的历史新高,虽然近期有所回落,但美国、英国、欧元区11月份CPI仍在7.1%、10.7%、10%的高位运行。此外,土耳其、阿根廷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是出现了持续的恶性通胀。
国是直通车:今年以来,中国在保供稳价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?取得了哪些成绩?
郭丽岩: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和经验,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强化粮食、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,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,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。
首先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,不断完善价格调控机制。压实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充分发挥地方工作主动性。在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的同时,促进产销衔接,强化主产区和主销区之跨区合作,共担保供稳价责任。产地采购、道路运输、终端配送各环节保通保畅。健全成品粮油、猪肉、北方城市冬春耐储蔬菜等储备并充实在库,增强储备调节能力。例如,9月份以来,连续多批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,并指导地方同步加大投放,促进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。
其次是基础能源的保供稳价,立足国情,以煤炭为“锚”,构建保供稳价体系,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,健全煤炭产供储销体系,完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,强化市场预期管理,压实各部门、地方和企业保供稳价责任,有力维护了能源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。此外,今年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,降低启动条件,扩大保障范围,1-11月份,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0亿元左右,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
国是直通车:在您看来,未来一段时间内,影响中国物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?
郭丽岩:客观而言,中国在稳物价方面也面临一些不稳定、不确定因素,主要是外部输入性压力。
尽管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,但部分品种仍在高位波动。乌克兰危机仍在发酵,国际流动性环境发生变化,主要经济体利率、汇率变化快,国际市场部分区域能源、粮食等供应缺口仍然较大,各种扰动因素交叠,供求基本面偏紧甚至供求错配的个别品种仍有阶段性反弹空间。此外,受不利天气影响,蔬菜等食品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。
中国稳物价底气能力增强
国是直通车:考虑到上述因素,您认为如何预防这些潜在冲击,防止未来物价发生大幅波动?今年中国物价整体水平将如何?能否有效控制通胀?
郭丽岩:针对上述挑战,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,增强全链条全过程防范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风险的能力。
就输入性因素而言,密切跟踪监测预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动向与价格走势。尤其是强化对国际油气、粮食、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,加强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和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联动分析,从而为国内分类施策和精准调控夯实基础。
就不利天气等突发事件而言,提升预警灵敏度和应急处置能力,压实“产供储销”全链条联动责任,强化跨区调运和余缺互济,协同运用各级各类储备进行更加精准的市场化调节。
总体上看,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基础坚实,今年能够实现3%左右的年度CPI预期目标,展望明年,稳物价的底气和能力进一步增强。
首先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,产业体系韧性足,市场潜力空间大,能够对冲和化解不利冲击。
其次是中国坚决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强刺激,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和更高质量的支持。
特别是粮油肉蛋奶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调控机制不断完善,调控能力不断提升,有底气、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